面對財赤,須重視新來港人才釋放的經濟效益

特區政府千億財赤,引發社會熱議。政府雖已積極落實財政整合計劃,包括保持公務員編制零增長,節省各部門經常開支,亦調整多項稅率增加稅收,但連續第三年過千億且高於預期的財赤,讓人不禁擔憂公共財政的韌性和可持續性。

如何削減財赤?社會各界的意見大都集中於「開源節流」,期望能「勒緊褲腰帶」共度艱辛。但大幅增稅不利民生,更有損香港營商環境,難以實踐;四大支柱產業也略顯疲態;正在開發的北部都會區以創科為核心,預計將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、經濟增長的新動力,卻無助於解決當下的財政困境,反而需要在未來5年每年發債950億至1350億元。

財赤只是「果」,而「因」則是多年間,周圍城市的飛快進步以及香港自身停滯的城市產業競爭力。香港到了不得不「變」的關鍵時期,特區政府需識變、應變、求變,着力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,激發新來港人才釋放經濟效益。

來港高收入群體增加帶來經濟效益

早前行政長官接受採訪提到,香港應有千萬人口。「搶人才」政策核心直指城市競爭力,但淺顯易見的好處是,城市人口增長、尤其是高收入群體增加所帶來的經濟效益。

今屆政府積極吸引多元人才來港就業及定居。23年至24年9月底,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接獲逾38萬宗申請,近24萬宗獲批,19.6萬人到港,連帶着14.4萬名配偶及子女。尤其是「高才通」計劃,據年初勞工及福利局跟進調查,已就業人群主要投身金融服務、創新及資訊科技和商貿等行業,從事管理及專業服務工作,平均月收入中位數約5萬元,其中25%的月收入達10萬以上,10%更達20萬以上,遠高於本地就業市場的收入中位數2萬元。其配偶小部分亦已在本地參與就業,月收入中位數約3萬元,六成也正計劃就業及創業。這類群體往往擁有豐富的資源和資本,既能在投資和創業中為香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,亦能在新技術和新模式中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的優化,他們能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。

精準匹配,由「量」到「質」

雖然香港受高成本、空間、產業政策和供應鏈的局限,是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的經濟體,但在高附加值環節(如設計、研發和銷售管理)的創科產業及高端製造業(如精密儀器或生物科技)將會有更多的發展潛能。

在吸引人才上,政府當精準匹配滿足香港經濟轉型和多元化發展的需求,尤其是在生物科技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領域的人才,並採取嚴厲措施打擊一些僅僅想利用該計劃獲取工作簽證,但實際上無意長期留港工作或貢獻香港經濟,或僅將香港作為過渡站、「跳板」,而非長期發展的目的地的人群。

充分發揮來港人才對經濟的潛在價值和貢獻

在政府積極推展「搶人才」政策的背景下,這些來港人才不僅將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,也將成為本地消費與投資的重要來源,帶動房地產、教育、醫療、零售等行業的發展,擴大內需,促進稅收增長。隨着政策的推進,這些效益將逐步顯現,帶來積少成多的長遠成果。然而,要達成這一目標,政府需全面做好對新來港人才的支援服務,包括快速協助他們融入社區、適應本地文化,並在工作與生活中獲得安全感、認同感、幸福感及自豪感。

在提供全面支援服務以助力來港人才釋放經濟潛力的同時,政府更應關注這些人才的日常需求,幫助他們真正融入本地社會,培養「主人翁」意識,從而充分發揮這部分人對香港經濟的潛在價值和貢獻。比如,對來港人才而言,安身立命是首要前提,這不僅涉及衣食住行、教育、醫療等基本需求,甚至還包括娛樂、社交等生活細節。然而,目前在這些方面仍有不少亟待完善之處,只有全面滿足這些需求,才能讓人才在港生活得安心舒適,進一步激發其創造力與生產力。以住房為例,儘管買房並非每個人的必要選擇,但對於許多來港人才而言,它承載着生活的穩定性、成就感以及對未來的希望,是建立長期留港意願的重要支柱。只有解決了日常需求,才能真正將來港人才的潛力轉化為香港經濟與社會的強大助力,使香港成為吸引並留住全球人才的理想之地。

北都推進與人才引進相得益彰

香港現今有753萬人口,離千萬還有約250萬的缺口,社會有聲音憂慮香港是否有能力承載如此大量新增人口。巧妙之處在於,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顯示可容納250萬人口,逾50萬新住宅單位正好匹配新增人口數量,反映特區政府並非無的放矢。北都區的推進與人才引進實屬相得益彰,新興創科產業可提供更多種類的工作,擴大有來港意願的人群,持續吸納人才。而當資本市場見識到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後,相信也能逐漸恢復信心,加大本地投資例如競拍地皮來建私人樓宇,緩解政府的財政赤字難題。

解決財赤的核心不僅僅是削減開支或增加稅收,更需要留住人才,重視人才所帶來的經濟效益,擴大政府的收入來源,為財政收入提供穩定、長期的支撐。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