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新幹線的挑戰:環保領先與技術追趕,政策如何應對?

日本新幹線在環保性能上仍保持領先地位,但在技術方面正受到中國高鐵的追趕。與此同時,新幹線的建設和運營也受到多項政策及因素的影響,例如國土開發、地方經濟、環保標準等。

環保性能領先的背後

由於日本國土狹小且人口密集,新幹線在噪音和震動控制方面有著極為嚴格的環保標準,使其環保性能達到其他高鐵難以企及的水平。具體來說,日本住宅區的噪音標準不得超過70分貝,相當於吸塵器的運轉聲,商工區則提高至75分貝。震動標準方面,無論在何地,震動值不得超過震度2級,還必須低於70分貝。為了達到這些嚴格的標準,新幹線採取了多項措施,包括:

  • 沿線房屋進行隔音和防震處理。
  • 軌道兩側安裝採用各種技術的高度防音牆。
  • 鐵路軌道改用更重、更堅固的材料,並將接縫焊接成一體,以減少震動。
  • 使用更重的電線並施加更大的張力,以減少架空電線下垂產生的噪音。
  • 採用全罩蓋、轉向架腳板、低噪聲受電弓等系統來降低外界噪音。

儘管這些環保措施有助於減少噪音和震動,但同時也增加了新幹線的建設和運營成本。對於一些國家而言,滿足這些嚴格的標準可能被視為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因素。

kenshin.hk

技術競爭與政策影響

儘管日本新幹線在環保方面表現出色,但在技術方面正受到中國高鐵的追趕。同時,新幹線的建設和運營也受到多項政策及因素的影響:

  • 國土開發政策: 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的「日本列島改造論」對新幹線的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,旨在通過鐵路建設促進地方發展。
  • 地方經濟: 新幹線的建設對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,但也可能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。例如,長崎新幹線的建設使佐賀縣每年需要支付高額的養護費用。
  • 票價政策: 隨著運營成本上升,北海道新幹線票價在2025年4月起正式調漲,這對於經常往返東京—北海道的旅客來說無疑是額外的開銷。
  • 外籍人士優惠: JR東日本・南北海道鐵路周遊券的購買資格變更,2025年起開放更多人使用,這項政策的改變,對於許多在日本留學、工作的外國人來說,無疑是一大利多。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