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流感疫情告急:一個月內奪走137條性命,市民如何自保?

近日,台灣藝人徐熙媛(大S)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離世,引發社會對流感的廣泛關注。而香港的流感疫情亦不容忽視,自今年1月5日起至2月5日,短短一個月內,已累積240宗嚴重流感個案,其中更有137人不幸死亡,情況令人擔憂。
流感病毒持續活躍,長者兒童高危
根據香港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最新一期《流感速遞》顯示,1月26日至2月1日期間,流感病毒陽性百分比為9.67%,雖略低於前一周的10.54%,但整體流感活躍程度仍然維持在高水平。在眾多死亡個案中,長者佔大多數,65歲以上人士佔123宗。兒童方面,亦出現5宗流感相關嚴重併發症個案,主要感染甲型H1及H3病毒,併發嚴重肺炎、敗血症、腦炎及休克。更令人憂心的是,這些兒童患者中,大部分都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。
傳染病專科醫生表示,本港流感季節已於上月初展開,至今約六星期,預料高峰期將持續至四月。目前,甲型H1流感仍然是主流. 衛生署呼籲市民加強個人保護措施,盡快接種流感疫苗。
流感高峰期持續,醫院深切治療部壓力大
在流感高峰期期間,香港的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。單計首四周,已有122名成人因流感喪命。最近個多星期,再多47名成人死於流感。入住深切治療部的個案也持續增加,對比2018至19年冬季流感高峰至今,今次死亡個案趨勢增速最快,嚴重個案趨勢暫時亦是疫後最高。
衛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,50歲或以上市民有較高風險患上流感及相關併發症,重症個案中,50歲或以上人士佔89%,死亡個案則佔97%。因此,科學委員會一般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流感疫苗。
流感重症不容輕忽,及早預防是關鍵
流感並非普通感冒,嚴重時可導致致命併發症,特別是高風險群組更需格外留意。及早求醫、接種疫苗、保持良好衞生習慣,是防範流感的關鍵。
如何預防流感重症?

otandp.com
  1. 接種流感疫苗: 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最有效的方法。建議所有年滿六個月或以上的人士,特別是長者、兒童、孕婦、慢性疾病患者及醫護人員,都應接種流感疫苗。由於接種完成後需時約2星期才有足夠保護,因此建議市民應考慮於每年年尾(即10至12月)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。
  2. 保持良好個人衞生習慣: 勤洗手,尤其是在觸摸口鼻或進出公眾場所後,確保雙手清潔以減少病毒傳播風險2。流感高峰期或身體不適時,應佩戴口罩,以降低飛沫傳播的機會。避免用手觸摸眼睛、鼻子和嘴巴,以減少病菌進入口腔或呼吸道的機會。
  3. 保持環境清潔: 定期消毒常接觸的物品表面,如桌面、門把手與手機,減少病毒殘留的風險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5
  4. 增強免疫力: 均衡飲食並適量運動,有助於增強免疫力,提升身體對抗病毒的能力。減少吸煙與飲酒,有助於維持良好的免疫系統功能,進一步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.
  5. 及早求醫: 一旦出現流感樣症狀,如高熱、咳嗽、喉嚨痛等,應及早求醫。在症狀出現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(如奧司他韋或瑪巴洛沙韋)至關重要,這能有效緩解病情,降低重症風險。

總結面對嚴峻的流感疫情,香港市民應提高警覺,積極採取預防措施,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接種疫苗、保持良好衞生習慣、及早求醫,是戰勝流感的三大關鍵。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這個流感季節!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