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交易所 (HKEX) 正在考慮降低首次公開招股 (IPO) 的公開發售回撥機制上限至 20%,此舉引發了關於其對散戶投資者影響的討論和擔憂。
擬議變更詳情:
- 兩種方案:港交所建議了兩種方案供上市公司選擇。第一種是將公開認購部分的初始分配額設定為 5%,回撥上限為 20%;第二種是將公開認購的初始分配份額設定在 10% 至 50% 之間,但沒有回撥機制。
- 現行制度:目前,新股通過基石配售、建簿配售和公開認購三種方式發售。通常,10% 用於公開認購(散戶投資者),90% 用於國際配售(機構投資者)。根據超額認購倍數,公開認購部分最多可回撥至 50%。
- 潛在影響:有人認為,新機制將賦予發行人更大的靈活性,並吸引更多優質公司來港上市。其他人則擔心,這會降低個人投資者的參與度,並可能損害部分證券公司的利益。
各方觀點
- 零售券商:一些零售券商擔心,新機制可能會降低他們的收益,因為熱門新股可能變得更難獲得,分配給散戶投資者的股份數量也會減少。
- 機構投資者:一些代表機構投資者客戶利益的大型投資銀行支持這項提議,認為這將穩定二級市場。他們認為,國際配售投資者才是價格制定者,而高回撥給散戶投資者可能會使二級市場不穩定。
- 港交所的立場:港交所認為,改革旨在促進新股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,同時兼顧買方和賣方的利益。他們表示,降低回撥比例最終可能使散戶投資者和整個市場受益。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稱現行回撥機制不符國際慣例。
諮詢期已於 2025 年 3 月 19 日結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