詐騙短訊警報:收到「#」號開頭訊息要小心
近期,香港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詐騙短訊,發送人名稱以「#」號開頭,冒充政府部門、速遞公司等機構。這些詐騙短訊通常含有超連結,誘使市民點擊並輸入個人資料。通訊事務管理辦公室(通訊辦)已推出「短訊發送人登記制」,登記的公司及機構發送短訊時,寄件人名稱會以「#」號開頭,以幫助市民辨別真偽[1][2]。
詐騙手法:偽基站技術
詐騙者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,俗稱「偽基站」,來發送這些詐騙短訊。這種裝置可以干擾電訊商網絡,強制附近的手機信號連接到偽基站,從而發出冒認的詐騙短訊。偽基站通常藏在汽車或背包內,能夠干擾數百米範圍內的手機信號[1][2]。
防範措施
1. 保持警覺:無論短訊顯示任何發送人名稱,都不應隨便開啟短訊內的超連結或披露個人資料[1][2]。
2. 關閉2G功能:關閉手機的2G功能可以減少被偽基站干擾的風險,因為偽基站通常利用2G網絡發送詐騙短訊[4]。
3. 檢查發送人名稱:如果收到非以「#」號開頭的短訊,或發送人名稱與實際公司名稱不符,應高度警覺[1][2]。
4. 聯絡通訊辦或警方:如收到可疑短訊,請立即聯絡通訊辦或警方提供資料,以便跟進[1][2]。
專家意見
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,偽基站並非新科技,早在內地已經盛行。他呼籲政府徹查是否涉及技術漏洞或電訊商疏忽[2]。
反詐騙大聯盟發起人吳傑莊認為,事件嚴重,打擊了登記制的效用及公信力,促請通訊辦徹查及加強宣傳[2]。
結論
面對詐騙短訊的威脅,市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,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。關閉2G功能、檢查發送人名稱、保持警覺是防範詐騙的有效方法。同時,市民應積極配合通訊辦和警方,共同打擊詐騙活動。
資料來源:
[1] www.hk01.com
[2] news.mingpao.com
[3] www.hk01.com
[4] topick.hket.com
[5] 6do.worl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