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期油供緊張 國際油價逐漸穩定
近期,國際原油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波動,主要是受到供給端的擔憂加劇的影響。市場對原油供應可能趨緊的預期,以及需求增加的預測,推動了油價的上漲。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國際油價逐漸穩定下來。
供給端的擔憂
– 美國對俄羅斯制裁:美國對俄羅斯石油行業發起的新一輪制裁,引發了市場對全球原油供應收緊的擔憂。這些措施可能會減少俄羅斯對其最大買家的原油供應,迫使其炼油商轉而從中東、非洲和美洲進口石油,從而推高國際油價和運油成本[1]。
– 地緣政治因素:在烏克蘭危機持續惡化的背景下,市場對原油供應的緊張程度愈加敏感。這些地緣政治因素使得油價在短期內出現了波動[1]。
需求端的推動
– 天氣因素:北半球部分地區的寒冷天氣推動了取暖油等石油產品的需求增長,引發了對能源供應不足的擔憂。美國受極地漩渦移動影響遭遇寒流,東中部地區正在經歷10年來「最冷1月」,寒潮對美國頁岩油生產和煉油廠的衝擊時常出現,給短期供應帶來了不確定性[1]。
– 摩根大通預測:摩根大通在一份報告中預計,2025年第一季全球石油需求將同比大幅增長160萬桶/日,主要是受到取暖油、煤油和液化石油氣等需求的推動[1]。
市場預期與供需平衡
– 供過於求的風險:儘管短期內油價因供應趨緊而上漲,但不少機構對2025年全年國際原油市場的判斷仍認為,今年國際原油市場供應大於需求的趨勢仍然是一種風險。這主要是受非歐佩克產油國產量增長、OPEC+減產策略或出現動搖、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以及能源轉型抑制石油需求等多重因素影響[1]。
– 國際能源署(IEA)預測:IEA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將達到每天180萬桶,其中非OPEC+產量占多數,為每天150萬桶。IEA還小幅修訂需求預測,將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定為每天105萬桶,低於此前預計的每天110萬桶[1]。
結論
短期內,國際油價受到供給端的擔憂和需求端的推動而出現波動。然而,隨著供需平衡的調整,市場預期國際油價將逐漸穩定下來。未來,油價走勢將繼續受到地緣政治風險、全球經濟增長以及能源轉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。
資料來源:
[1] news.cnpc.com.cn
[4] news.sohu.com
[5] www.oilcn.com